歡迎加入

"每個字都認識,就是看不出作者的意思"
詞彙的特殊含義是閲讀的難關。歡迎加入累積詞彙的行列,敬請共襄盛舉。

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

台灣選舉詞典 Terms in Taiwan's Election Campaign

[天下]台灣選舉詞典

南方周末   2008-03-06 10:47:27

  □本報記者 蘇永通 郭力 史哲 李小鳴
  
  編者按:  

  什麼是奧步,什麼是奧援,什麼是返聯,什麼是入聯?不在大陸通行的詞彙,放之台灣大選的語境下,是怎樣的含義?又折射出台灣在民主進程上怎樣的進步和徬徨?

  本報特遴選相關選舉詞彙,制作此“詞典”,以期有助於讀者在看熱鬧之餘,看清門道

    

  割喉
  
  馬英九輕車簡從,拋開黨內大佬,將縣市作為選戰“軍區”,全面動員地方諸侯,被認為是反制民進黨的割喉戰。“割喉”顧名思義,殺人快準狠,不擇手段。

   民進黨“第一軍師”邱義仁年輕時鑽研國共鬥爭和蘇共歷史,在2004年大選中擅打“割喉戰”,還發明新詞“割喉割到斷”。邱義仁以龐大的行政資源,籠絡 鄉鎮派系,或以公共建設的補助款或政策,脅迫泛藍的縣市首長,令其無法全力以赴支援本黨候選人。國民黨的鄉鎮陣地幾乎全面崩潰,藍綠分界線,從濁水溪北移 到大安溪。
  
  奧步
  
  閩南語中,“奧”意為“不好”、“差”,“步”是“想法”、“招數”,“奧步”就是違反公平競爭,非正義或者非法的手段,陰招、損招。

  距離大選不到20天,馬英九打出選情告急牌,因為民進黨是“執政沒半步,選舉有奧步”。

  馬英九的擔心有道理。

  除去“3‧19槍擊案”,2006年底高雄市長選舉中,捏造的“走路工事件”讓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含恨;1998年,吳敦義敗在偽造的“緋聞錄音帶”上。

  這回國民黨列出民進黨可能使用的四類“奧步”:比如大打綠卡牌的“變造法”,製造人身安全攻擊或族群衝突的“悲情牌”,造馬英九、國民黨與大陸關係的“抹紅法”,以及可能製造台海衝突,讓軍人無法投票。
  
  站台
  
  原本親綠的美女作家兼主持人吳淡如,已確定在“三八節”為馬站台。“總統”候選人會舉行各類造勢活動,知名人士到場為候選人助威,稱為“站台”。

  既然能站上台子,其主角當然不是平頭百姓,除了政治明星、社會名流,還有知名主持、演藝明星,能幫助候選人大大拉近和選民的距離。

  要是李登輝這等人物出場,影響就更不一般。2004年,李登輝營造“扁李(李登輝)同台”效果,被外界認為是綠營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  
  奧援
  
  站台“聲援”重在形式,“奧援”重在內容。“奧援”一詞出自明代《先撥志始》“奧援有靈,朝廷無法”,指暗中支援的力量。選舉中的“奧援”,更多指公開支援,且是有力的靠山。

  說陳水扁“瘋了”,再也不會與其同台的李登輝,是否會成為謝長廷的“奧援”?他還沒正式錶態,但他說,謝長廷如果慘敗,台灣的“民主化”將延緩20年。

  能成為“奧援”者,必須有頭有臉,一般具有“深藍”、“深綠”或是知名人士等標簽意義的人物,且擁有一定的社會資源,對選舉能起到實質的援助作用。

  2000年大選,中央研究院院長、諾貝爾獎穫得者李遠哲公開挺扁,被認為起到“臨門一腳”的作用。
  
  西瓜效應
  
  “西瓜偎(靠)大邊”,這句閩南俚語形容人們隨大流、見風使舵。

  國民黨在“1‧12”立委選舉中大穫全勝,媒體認為“西瓜效應”出現--司法、檢調系統紛紛表態,醫界團體由綠轉藍,“二二八事件”受難家屬逐步認同,以及獨派聯盟成員錢橙山(前台聯秘書長)夫婦公開支援,原本兩邊押寶的企業領袖親迎馬下鄉,等等。

  而對手謝長廷則說,國民黨操縱“西瓜效應”。比如受馬英九控告的檢察官侯寬仁請辭,他推測,侯遭受巨大壓力不得不離開,讓大家看到一面倒傾斜力量的恐怖。他對選民說,國民黨一旦一黨獨大,台灣的民主政治將倒退。
  
  鐘擺效應
  
  民進黨贏了2004年大選,國民黨大勝“三合一”,民進黨拿下高雄市長,國民黨掌控“立法會”。--2004年以來,台灣重要選舉中,兩黨勝敗輪番交替。

  壁上觀的學者說,選民自覺做出“政治制衡”,避免一黨連勝獨大。這現象就如同鐘襬,襬到左,再襬回右,決不往同一方向連襬兩次,遂稱此為“鐘襬效應”。早在1998年,台北市長選舉之中,新黨的趙少康首以“鐘襬理論”預測陳水扁在2000年勝選。

  到了2008年,這個詞跟“西瓜效應”一起,常掛評論員嘴邊和字裏行間,更在藍綠的政客心頭碾來碾去:國民黨勝了“立委選舉”,下一次呢?輪到民進黨了?

  謝長廷的回應是:不是什麼西瓜還是鐘襬,隻相信民主效應。
  
  票倉
  
  這不是囤積選票的倉庫,在台灣,票源集中且穩固的地方被稱為“票倉”。超過台灣人口1/7的台北縣,被稱為全台第一票倉。

  從大的版圖看,以台灣中部濁水溪為界,“北藍南綠”明顯:外省人聚居的北部台北、桃園、新竹和苗栗諸縣市,是泛藍以及國民黨的主要票倉,而以閩南人為主的南部台南、嘉義和高雄諸縣市,是泛綠以及民進黨的主要“票倉”。

  前台北市長馬英九很帥很有魅力,常有女粉絲拿著內褲追索簽名。可台灣人也常說,馬英九再有魅力也過不了濁水溪(意指外省人發展不到南部)。“外省人”馬英九還是跨過濁水溪,深入雲林、嘉義、台南,寄宿民宅同吃同住同勞動,以閩南方言“開講”,直搗“綠營票倉”。
  
  拜票
  
  簡單說,就是候選人在選舉前到處拜訪,請求選民給自己投上一票。

  關於選舉,曾有個說法,“如果你輸了,那是因為你見的人還不夠多,握的手還不夠多”。台灣候選人深得此話要領,於是要放下架子,走街串巷,跟老百姓扯家常,跟年輕人講段子,也要不顧衛生嚐街邊小吃,如此才彰顯親民形象,打動百姓內心最柔軟部位。

  而花車游街、招待餐會、文宣材料也是重要拜票方式,甚至電話、網路也能拿來拜票,激烈處候選人當眾下跪,是為“跪票”。

  當然,對待特殊選民,或者選情膠著時刻,幹脆直接拿鈔票拜選票。
  
  樁腳
  
  是指選戰中在基層為選舉人固樁的工作人員。他們的身份或明或暗,但往往勢力大,腰杆子硬,人脈廣、影響力大並且動員力、行動力超強。

  樁腳有大有小,按照一定的序列組成“傳銷”般的網路。國民黨長期統治台灣,其樁腳往往依照傳統上的行政序列--鄉鎮長、村裏長、鄰長--參與拉票。現在,大企業波士、黑道大佬也往往成為“樁腳”。

  樁腳更經常的還要參與賄選,資金籌措、買票金額的確定、買票的把握等都事前規劃妥當,形同企業經營。
  
  變盤
  
  選舉各方的支援率、勝負在短時間內急劇變化,就是“變盤”。

  台灣選舉史上最大的“變盤”當是2004年“大選”前夜的“3‧19槍案”。撲朔迷離的兩槍,令連戰宋楚瑜民調支援率領先5%的“盤”,在一夜之間,“變”為實際得票率落敗不足1%。

  2006年底高雄市長選舉前夜突發“走路工”事件,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民調領先5%的“盤”,變為1114票之差落敗於民進黨候選人陳菊。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”。儘管目前馬英九的民調領先謝長廷,誰知道這個“盤”會不會一“變”再“變”。
  
  切割
  
  “長扁切割了嗎?”謝長廷遭親綠學者質問。謝的回答是,本土認同方面無法切割,言下之意,其他層面都可以和陳水扁切割開來。

  選舉語態下的“切割”,是快刀斬斷令自己不利的人際關係和議題,摒除不利因素。

  支援藍營的妹妹是綠營“立委”哥哥的切割對象,弊案纏身的阿扁也能成為切割對象,李登輝也曾說:“他是他,我是我。”

  因為泛藍將大選取位為“對陳水扁不信任”的投票,而謝長廷也因此在有意與其區隔,以示清廉和正義,甚至亮出“三不”。
  
  抹紅
  
  選戰之前,“紅色”成為候選人惟恐避之不及的顏色,此“紅”不是紅衫軍,而被拿來指代“共產黨”、“大陸”。

  兩岸長期對峙,加之台灣島內反大陸的宣傳,民眾對與“紅色”相關的事物表現出強烈牴觸。而一旦被扣上“紅帽子”,就倣佛向大陸出賣台灣利益。

  2000年選舉時,面對宋楚瑜的強勁勢頭,國民黨和民進黨曾聯合發佈民調,稱在三個可能當選的候選人中“中共最愛宋楚瑜”。

  今年3月3日,民進黨剪接了馬英九有條件“承認大陸學歷”的談話,把“條件”剪掉反覆播放,意為一旦馬英九上台,就會出賣台灣利益。

  可見,候選人任何與大陸有關的話題,都可能變成對手抹紅的佐料。
  
  做票
  
  李敖說:“台灣的民主就是假的。為什麼假?大部分都靠做票。”

  “做票”,就是利用各種手段,製造有利於自己的票數結果,比買票更令人防不勝防。年初“立委”選舉,國民黨綿密部署人員於各個開票所內外,防止監票漏洞。

  此前,國民黨飽受“做票之害”。2004年選舉,廢票高達33萬張。

  其實,台灣“做票”的始作俑者是國民黨。兩蔣時期,當局開放部分職位公開選舉,結果幾乎毫無懸念,總是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穫勝,偶爾出現意外情況,國民黨也總有辦法扭轉乾坤--或者把黨外候選人的票弄臟成廢票,或者開票一半突然停電將票箱掉包……
  
  台商票
  
  西進大陸的台商越來越多,其選票成為兩黨爭奪目標,以往兩岸經貿議題被民進黨作為選舉毒藥,這次竟也包裝成競選大禮。

  從北京到台北,隔了海峽和數千里路,僅往返周折的機票就要5000塊。可台商珍視選舉權利,還是想用投票表達意願,不然,看到自己討厭的人主政,會難過上4年。

  多數台商是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擁躉,但也有少數台商坦言,其實民進黨上台反而有利於他們長期穫得大陸關照,其優惠在近年才有所減少。

  今年大選,號稱有20萬台商返鄉投票。2月份,陳水扁放出煙幕,“大赦”違規投資大陸的台商,似要拉攏選票。另一邊,又有消息說,台商“投票包機”遭到訂票的“技術阻撓”。綠營還批評北京“台企聯”以機票優惠價格,安排選舉包機讓台商回台投票,是變相買選票。
  
  走路工/買票
  
  走路工,源於閩南語“行路工”,代勞報酬的文雅說辭,選舉中指小額買票行為,候選人為吸引選民支援,製造人氣,透過樁腳或者輔選系統,以現金(一般以車馬費、茶水費為名)或禮物動員選民,屬於法律灰色地帶。

  現在,走路工更重要的不在於能買到多少票,而是作為負面新聞,被用來抹黑或者“抹紅”,以影響選情。

  2005年台北縣長選舉民進黨候選人羅文嘉,與2006年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,都在“走路工事件”的陰影下敗選。
  
  “入聯公投”/“返聯公投”
  
  2月1日,台灣“中選會”宣佈“入聯公投案”和“返聯公投案”成立。

  “入聯公投”由民進黨提出,全名為“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”。民進黨當局再次將公投與“總統大選”捆綁進行,刺激泛綠民眾投票支援本黨“總統候選人”的目的明顯。

  國民黨也隨即提出“推動中華民國以務實、有彈性的策略重返聯合國及加入其他國際組織全國性公民投票案”,1月間,國民黨又將“中華民國”改為“我國”。作為競選策略,意在抵消“入聯公投”的催票作用。

  無論以“台灣”名義“加入”,還是以“中華民國”名義“重返”聯合國,本質上並無重大區別。就連美國也說“台灣或中華民國此刻在國際社會中,都不是個國家”。

  兩個公投的要害在於:台灣2300萬人就事關“國家前途”的重大議題進行“公民投票”是否會成為慣例,以及台灣究竟有多大比例的民眾反對台獨。
  
  “防禦性公投”
  
  台灣“公民投票法”規定公投立案需經複雜的程式,但第十七條寫明:當“國家”遭受外力威脅,以致“國家主權”有改變之虞,“總統”得經“行政院”院會之決議,就攸關“國家安全”事項,交付公民投票。這就是“防禦性公投”。

  其本意在於使公民投票能“在緊急狀況下”立即展開,但陳水扁卻特別看重“總統”“不需經其他機構授權而能自主設定公投議題”的權利。

  2004年台灣“總統選舉”時,他推出“是否需要購買武器以抵禦大陸軍事威脅”的“防禦性公投”,以影響選情。

  今年2月,陳水扁聲明不會重施舊技。但正如台灣時事評論員胡忠信所說,對陳水扁這個“分分鐘都會變的人”,“還是要時刻提防的”。
  
  AIT
  
  美國在台協會(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)的簡稱。

  1978年中美建交,美國次年根據《與台灣關係法》設定了這一“非營利性民間機構”,總部華盛頓,並設“台北辦事處”。目前該機構職員三百多人,都是正“休假”的美國國務院公務員。該機構也被授權辦理與大使館相同的事務,包括核發美國簽證與護照等。

  AIT對台灣選情有特殊影響力。1月13日,AIT理事主席薄瑞光向陳水扁重申反對“入聯公投”。同月,AIT台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也密會馬英九、謝長廷。
  
  轉型正義
  
  民主政體下,對過去的威權政府的不正義行為的調查、矯正與賠償,稱為“轉型正義”。

  台灣的民主政治建立以後,諸如對“二二八事件”的調查以及“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”的出台、民進黨政府對國民黨“不當黨產”的追討等等,都是“轉型正義”的體現。

  可惜的是,國民黨除了馬英九的“道歉”,真正的反省並不算充分;而民進黨反覆操弄“悲情”,也無非把“轉型正義”當作工具。

  選戰來臨,“轉型正義”隨之頻繁露面:從提案“二二八究責條例”,到拆除“大中至正”牌匾等“去蔣化”運動,藍綠的“政治口水”來來回回之間,台灣學者隻能感慨“所有好東西在台灣都變了樣”。
  
  台灣維新,和解共生
  
  謝長廷的競選口號。他用“維新”來概括“改革大計”,他也說,“不同的政治理念和立場”不應“陷入惡鬥內耗”,所以如果勝選,也要跟馬英九合作,發揚“和解共生的精神”,“一起守護台灣”。

  “和解共生”或許是謝長廷的處世之道。2005年,面對民進黨內惡鬥,他選擇赴美進修。任高雄市長期間,他也曾推動“兩岸直航”,並試圖訪問廈門。

  不過,選情緊要,當然“選票放中間,和解擱兩邊”。於是馬英九有沒有美國“綠卡”,還是成為謝陣營攻擊的重要話題。
  
  “新三不”
  
  選舉之前,候選人各自抬出選舉政綱、口號。

  馬英九拿“新三不”作其選舉政綱“兩岸政策”的核心表述,即“不統、不獨、不武”。他說,不做“麻煩製造者”,所謂“不獨”就是不推新“憲法”或“台灣共和國”。

  謝長廷曾以“與馬英九一樣”來概括其兩岸政綱。在三通等議題上,馬謝兩人無根本分歧。

  有趣的是謝長廷的“新三不”,同樣堅決與陳水扁切割。今年1月27日謝長廷登記參選“總統”完畢後承諾:當選後,他與家人將不從事任何股票買賣行為、不擔任任何基金會董事、不與公家機關進行商業行為。   

馬英九到南投果菜市場拜票,受到攤販和菜籃族熱烈歡迎,還有人準備海報讓馬英九簽名 江良誠/圖

沒有留言: